今日辟谣(2024年9月25日)

2024年9月25日

谣 言 上海G15沈海高速周围发生爆炸?

真相:9月24日,今日一则“凌晨上海G15沈海高速周围发生爆炸”的辟谣视频在社交平台热传。画面显示,年月庆阳市某某企业管理咨询销售部远处高速路边的今日行道树旁,某处正冒着浓烟,辟谣视频里还不时传来几声爆炸的年月声音。经当地消防、今日公安证实,辟谣视频里的年月浓烟源自一辆燃烧的厢式货车。9月23日20时44分,今日松江区车墩镇沈海高速一处路段有车辆轮胎起火,辟谣蔓延到驾驶室。年月属地消防支队接警后,今日庆阳市某某企业管理咨询销售部于21时03分熄灭火情,辟谣现场没有爆炸情况,年月无人员伤亡。视频拍摄者王某某在家中阳台上看到路边有火光和冒烟后遂拍摄视频。随后,其在未核实事实的情况下,为博人眼球,在所拍摄的视频中自行添加了爆炸音效,并发布网帖称松江车墩发生爆炸。目前,王某某已被当地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来源:“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 区 酸性食物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
真相:并非如此。人体的酸碱性非常稳定,pH值不会受饮食而改变。食物被摄入到人体内之后,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消化的过程会改变食物的理化性质。也就是说,食物被消化后,酸碱性已经被改变了,不会对人体的酸碱性造成影响。临床上所指的酸碱失衡,往往是病理原因,而非食物的原因,需要及时就医。(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提 示 国庆假期如何安全出行?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提示
详情:2024年国庆节假期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
一、做足行前准备。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及时间,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关注旅游、公安、交通、气象、外事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谨慎前往交通、气候条件及安全形势不佳的目的地旅行,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急救常识,准备必需的常用药品。
二、关注消防安全。游览景区、公共文化场馆、文物保护单位等场所时,严格遵守消防及各类安全管理规定。入住宾馆时,主动了解应急疏散路线,不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户外活动注意防火避灾,不带火种上山,不在草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
三、增强安全意识。旅行过程中要关注安全警示、风险提示、游客须知等内容,加强自身安全的防护。驾乘机动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游时,全程系好安全带,不携带违禁物品。乘坐观光游船时,按规定穿着救生衣,不乘坐未配备必要救生设备的观光游船。自驾游前检查好车况,行驶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控制车速,注意礼让,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
四、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参加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项目前,仔细阅读项目相关提示,根据个人年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参与活动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五、文明低碳出游。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遵从场所参观游览提示,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他人权益,理性处理纠纷。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做到环保节约,绿色出游。(来源:“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休闲)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9月29日报道中国新一代旗舰SUV——极氪9X正式迎来上市,共4款车型,官方指导价46.59-59.99万元,在置换权益下售价45.59-58 ...[详细]
-
来源:杭州交通918 10日,据报道,科怀·伦纳德Kawhi Leonard)将退出美国奥运男篮,专心备战NBA新赛季。 另据报道,凯尔特人的德里克-怀特将会是首选替代者。这一决定是美国男篮和 ...[详细]
-
原标题:高温天气户外易中暑、室内易患空调病,如何应对?) 小暑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哪些疾病容易发生?如何改善居家和工作环境,来减少这些影响? ...[详细]
-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股收盘,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04%。小鹏汽车涨超7%,理想汽车涨超3%,富途控股、爱奇艺、百度、蔚来涨超2%,阿里巴巴、微博、拼多多小幅上涨。网易跌 ...[详细]
-
2025年9月28日 谣 言天津新能源车辆将限号? 真相:近日,网传“绿牌在天津要限号了”,称天津新能源车辆将实施尾号限行,引发关注。经天津市公安交管部门核实,以上内容系谣言。按照2025年3 ...[详细]
-
7月10日,在岳阳市良心堡镇望君洲村,志愿者在炒制菜肴。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险情后,救援抢险队伍从全国各地赶来,参与转移群众、封堵决口、排除内涝等工作。在不 ...[详细]
-
不惧风浪,上天入海,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技术团队研发的海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哪吒”,可以实现在空气和水两种完全不同的介质里自由穿越。拥有了“两栖”硬实力的“哪吒”,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海上搜救、海洋科学、 ...[详细]
-
身边的改革故事|努力把好学校办到孩子家门口,西安是怎么做的?
原标题:身边的改革故事|努力把好学校办到孩子家门口,西安是怎么做的?)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记者陈晨、刘潇)“编织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进行编织既是对意志品质的磨 ...[详细]
-
2025年唯一“招不满人”的211:低分考生都不想捡漏,原因曝光
202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已经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开启了全新的旅程,可时间真的很奇妙,不会有人永远困在18岁的高考,但每年都会有18岁的孩子冲向高考的大门。对于高三学生和家长们来说,这一年不仅仅是冲刺 ...[详细]
-
武汉专家创新直肠癌疗法 病理完全缓解率达39.8%2024-07-10 16:3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详细]